四月初,
当崇信还在为陆陆续续传来的流贼消息惶惶不可终日,平日里本就极不平静的锦屏山变得更加沸腾。
按胡长中所言,堆砌在一起的民团即将打散。
最先投奔李乘舟的来自附近各村各堡的百姓们,都带着民团赠予的几十上百石粮食回到了家中,并向不曾来过的乡亲们传达了慷慨李团将为其许诺的入民团不交粮的口号。
做顺民,穷乡僻囊,民风淳朴,却时而受官府匪盗欺凌,穷困潦倒,卖儿卖女。
这本是常态,
也是因为没有选择。
现在李乘舟给了他们选择,所以,一切藏在过往的反抗与血勇都将会从内心深处挖掘出来。
进民团,免粮赋,官府不敢欺,贼人不敢扰,隔天吃肉,顿顿干粮。
怎么选?年轻人没有犹豫的。
这不是人心思变,
这是本能。
于是乎在崇信乡绅看来,崇信有限的境内,青壮们毫不犹豫的拿起了家中刀枪,刮起了一场随时准备跟着李乘舟大干一场的歪风邪气。
至于流民,由于多达四千多的数量还是被安置到了牛头上与锦屏山,其中青壮也做了兵员,其余皆做了暂时的匠户,暂时用以修建营盘。
借助此风,李乘舟将机兵队伍扩充至两千八百余人。
成军之日,崇信城外喊声贯彻云霄,至此,所有的一切都似乎摆在了明面上,叫人亢奋也叫人惶恐。
民团战马四百余分给了三百驿卒,由李乘舟直接率领,张全,马春常,王进堂做了百人将,而剩下的百余骑则被李乘舟执意给了周玉做了马军夜不收,其中又马汉儿为辅,但很明显,预备的马匹没有,李乘舟无法长途奔袭。
弓兵刀手四百人,大致由猎户民壮组成,其中张家兄弟,李四喜,再加上李氏族人李三全做了百将。但军中将士不是缺刀便是缺弓,又甲胄几无,
最后是正经的步军,武器繁杂,但亦有齐心李家族人做骨,又有数十边军练兵,加上六百人左右的崇信良家子,组成的千人大队。
其为首者自然是父亲李世平与最早跟随的边军赵长还有悍匪刘平为辅,而其中百将皆为暂时选用军中武勇高强者。
然后便是李乘舟为郝永忠挑选的五十体态强健魁梧的大汉,给其取名陷阵营,并准备以后若有条件,为其首先打造步人甲胄。
如此,剩下的稍微体弱者,顺理成章做了辅兵。
然辅兵亦是战兵,平日里操练都是相同,只不过因为缺装备,也不愿步子胯得太大了的缘故,暂时做了为战兵牵骡马的辅兵。
如此,李乘舟从无到有,两千多人的民团骨架便搭建了起来。
而往后,若有世间,便如同一个已经做好的机器。只需要源源不断的往里面输送粮食与武器甲胄战马,成为精兵强将,似乎也是指日可待。
成军便要练兵,李乘舟对于古代兵种如何训练少有涉猎,但军中自有边军好汉,所以并不缺人才。
是夜,待事情落定,武康王庙内,除却牛头山上的几人,所有民团百将荟聚在一起,李乘舟率先发言。
“如何练兵,还请畅所欲言。”
赵长闻言,自然是站直了身子道:“如今粮草充足,自然是加紧操练,尽快学习战阵之法,不消两年,想来可初具边军之气。”
“要我说,放屁!陕甘百姓哪个不敢杀人?就得练厮杀,况且咱们团将那般勇武,带头冲锋就是。啧啧,两三千人哩,那还不得在这崇信天下无敌?”
李乘舟心道:“我谢谢你刘平…………”
:“不可,我民团成军日短,加上我等少有甲胄,兵器亦是缺乏,如此,军阵之道又太过久远,强行厮杀只会损失惨重,还得从长计议的好。”
此话一出,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犹如废话。众人闻言多有讥笑,李乘舟却是抬头,一见果然是胡文仲,不由有些感慨。
“果然还是得读书呀!”
众人争论不休,最终,李乘舟给出的暂时方针只有三个…
“奔走,情报,纪律!”
李乘舟想得很明白,他的脑中早就浮现出一副画面,在将来的十几年内,毫无纪律四散流离的贼寇后面跟着旗帜鲜明却缺粮少饷的官兵转战整个北方大地。
其人如同蝗虫一般,一遍一遍的荼毒脆弱的农耕文化,加之大旱与严寒,瘟疫与真蝗,让其土地荒芜,人口凋零。
而在这种世道下,少有地方能成为安乐净土让其养精蓄锐,双方在疲惫与漫无休止的追逐中少有正面对决。
追击与围城,伏击与反伏击成了时代的主题,想到此处,李乘舟最后拍板定下这民团发展的三个要素。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