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你们自己清楚!”
“我不清楚,你们清楚吗?”
建海大学校友清一色地表示:“不管谁清楚,反正我不清楚,没人清楚......”
论坛下方吵得不可开交,节奏也演变的非常离谱。
这要是面对面,估摸着已经互相扔烂菜叶子臭鸡蛋了。
讲座现场,张默默消化了半天,理论上来说这个问题不算很难,也没有脱离实际,但是需要时间呀!
庞博见林川不说话,觉得这一战应该是赢了,等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还是点到为止,以后还要互相扶持。
“这样吧!没事,如果林川过几天有思路了,可以在我的自媒体账号下方留言,或者私信我也可以,我检查无误的话,会公布在咱们的论坛上,大家一起学习。”
老朱见状,赶紧借坡下驴:“好好,没问题,还是庞博老师有见地,现在教学就要这样,实际与理论相结合,这场学术交流收获颇丰啊!”
眼看着老朱已经包圆了要散场,林川忽然眼神一抬,提出了一个问题。
“庞老师,刚才说你们班上有人答出来了,我能借鉴借鉴不?”
“来了来了,开始作弊了!”
“还借鉴,抄袭吧是?”
......
张默默也不太明白林川想干什么,但是他这一问,庞博也一时半会儿说不上来,他只能望了一眼左边的郭长风,和右边的博士。
“庞老师,博士该不会也在您的课上吧?既然对我一个大一新生提问,还说是班上经常讨论的问题,那就不管博士什么事了,对吧?”
他转而就看郭长风。
你不是能吗?学生代表,你回答呗?
郭长风没想到这个坑会放到自己面前,犹豫了一会儿,他硬着头皮站了起来:“给我纸笔,我可以写,这个问题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了一周,最终得出了方案。”
盛艺帆刚想起身去递纸笔,被林川制止:“算了吧!等你写完得几点了?还一周,我十分钟就想出来了,给你们个机会展示展示吧,还弄不出来。”
说罢,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中,他搜了一张能源管理零代码开发工具的界面图放在投影上。
说实话,盛艺帆都不知道他怎么投上去的。
这是他在工具与应用那本书里看到的,无非就是过目不忘,再加上博览群书了一点而已。
“对于能源监控管理,很多软件的理念还很传统,想要彻底打破技术人员和能源管理之间的壁垒,需要实现IT与OT的融合......”
这话一出,庞博的眼神肉眼可见的亮了起来。
林川有一瞬间觉得他有些可疑,但当下没有多想,就上面的思路展开了详细的分析。
“思路很简单,无非是实时监测、能耗分析、误差检测、节能分析,最终生成报告。
关键步骤的采集部分,用数据中心命令采集和主动定时采集两种模式,一般规定分项能耗原始数据每15分钟上传1次,分项能耗统计数据每1小时上传1次......”
等他滔滔不绝讲完,现场和论坛下方都呈现出了一片寂静。
郭长风感觉,这问题好像一下子简单了起来。
他一个激动,忍不住嚷嚷:“没错,是这样,我也是这么想的!”
林川哦了一声:“你又会了,那你要纸笔干什么?又没数据,只是一个思路而已。”
“额,我习惯,手里没笔我想不出来!”
“你可拉倒吧!给你机会的时候你不说,现在嚷嚷什么,马后炮。”
郭长风:......
老朱:“林川!礼貌,谦逊,注意言辞!”
“啊对对对,京都理工大学来的,说什么都对!”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