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说出了我多年来看三国的一个疑问。
看到一句话:
20岁看三国觉得曹操最厉害,40岁看三国觉得司马懿最厉害,6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
20岁觉得曹操厉害我能理解,挟天子令诸侯,拥军百万征战天下,风头无尽。
40岁觉得司马懿厉害也能理解,隐忍善谋笑到了最后,天下归了司马家。
60岁看刘备最厉害?
这个,没能理解,刘备有人望所归,有能臣名将,但最后国灭,身边的朋友将领也都没能保住。
从用人和留人心上说确实厉害,但怎么说也不能达到比曹操和司马懿强达到“最厉害”这个评价吧?
对比其他一流人物,刘备的家庭只给了刘备一个天子姓和门口那颗长相奇特的大树。又是单亲,和母亲相依为命卖草鞋为生。出身一无所有。
但是,他从开始就以取天下为目标,遇到什么挫折,在多么难的境遇下都没有变过初心。
半生戎马奔波,年到半百,还寄人篱下,寸土未有。
在刘表的荆州痛哭自己年华已逝,脆弱的像个孩子。但是擦干泪,我们看到他对目标的坚持毫不动摇。
就好像他早知道自己生前绝对能成功一样。
他用超一流的努力和坚持,硬生生改变了自己不入流的命运,把自己强行拉高了几个档次,成为那个时代超一流的大人物。
如果不是拼命的坚持和努力,我们就不会在史书上看见这个名字了。连跟别人和传都不配。
01
公元201年,也就是建安六年,上帝和刘备开了个玩笑。
曹操大军来攻,新得不久的汝南随即陷落。
刘备又一次成了丧家之犬。
之所以说“又”,因为在这之前,他就已经饱尝失败之苦了。
年轻的时候,他和曹操、公孙瓒等人一起打黄巾,曹操、公孙瓒已经成了一方诸侯,他还只是个县令,手下没兵又没名气
好不容易有机会入主徐州,眼看就要走上人生巅峰时,却被吕布偷袭,徐州和家眷都丢了
向吕布求和后不久,又被吕布打败,他不得不投靠曹操
原以为曹操能帮他出头,没想到再次败于吕布,又一次丢了家眷
直到曹操亲率大军前来,才打败吕布,刘备随曹操回许都,在这期间,他爱上了种菜
与曹操煮酒论英雄被吓出一身冷汗后,曹操派刘备去攻打袁术,刘备趁机重新夺回了徐州,可惜没多久又被曹操打败,这次不但家眷,连关羽都丢了
……
每一次都输得底朝天,每一次都输得干脆利落,这就是刘备颠沛流离的前半生的最直白写照。
转眼间,他已经四十岁了。四十岁之前,他先后投靠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寄人篱下,屡战屡败,依然手无寸土,流离四方。
孔子老先生曾经写过一篇10万爆文所谓咸鱼,就是指四十岁还不成功的男人。
他指出,四十岁还没有成就的男人,一辈子估计也就交代了,这个观点博得了各个时代人们的广泛认同,深入人心。
很不幸,刘备就是这样一条咸鱼。
40岁的刘备,一无所有,前途茫茫,假如时间停在这一刻,他只是一个才能平平、饱受耻辱的不安分子。
如果让刘备总结一下他的前半生,估计他会这样写: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